Mar
19
近几个月来一直断断续续的牙疼,时不时上个火。前几日去看牙,网友赠送杭白菊一盒,回家和绿茶一并泡来喝。
撕开个小口子,用三个指头从袋子里夹了四五朵干瘪瘪的花头放进茶杯、倒水,暂放一边。片刻后瞧时,却被唬了。吸水后的菊花绽放出生命的容光,如玉的花瓣和金灿灿的花蕊在水中荡漾,因为水的依托它们舒展的更加自然。
这便是美了,但还不是最美。
早上起床后我把窗帘拉开大半,但保留显示器附近的一点儿,避免我看碟片时造成炫光。电脑桌是藏蓝色的那种,我习惯把茶杯放在左首。温暖的阳光掠过我的肩膀,小心翼翼的移动。我打开刚下载好的一个多媒体教程,全屏的欢迎画面,音箱里悠然飘出《海边的阿狄丽娜》。在华丽的音阶高潮中,我无意间瞥了一眼左边的杯子,一束光正穿过窗帘和窗框的缝隙打在那幽深的水幕上。
这束光从天而降,照耀着洁白的花朵。衬托于漆黑的背景,有一种油画的错觉。光柱同时照亮水中小的微粒,它们漫无目的,自在缥缈。我忽然想起来小时候临摹的《西斯廷圣母》,旋即被一种微秒的宗教气氛所感染。
晃动茶杯,花朵自转、盘旋,缓慢而坚定,我的视线瞬间穿越了这一切,直看到宇宙中的恒星在童年时同样优美的舞姿……
音乐、光线、错觉。灵感的三要素。
撕开个小口子,用三个指头从袋子里夹了四五朵干瘪瘪的花头放进茶杯、倒水,暂放一边。片刻后瞧时,却被唬了。吸水后的菊花绽放出生命的容光,如玉的花瓣和金灿灿的花蕊在水中荡漾,因为水的依托它们舒展的更加自然。
这便是美了,但还不是最美。
早上起床后我把窗帘拉开大半,但保留显示器附近的一点儿,避免我看碟片时造成炫光。电脑桌是藏蓝色的那种,我习惯把茶杯放在左首。温暖的阳光掠过我的肩膀,小心翼翼的移动。我打开刚下载好的一个多媒体教程,全屏的欢迎画面,音箱里悠然飘出《海边的阿狄丽娜》。在华丽的音阶高潮中,我无意间瞥了一眼左边的杯子,一束光正穿过窗帘和窗框的缝隙打在那幽深的水幕上。
这束光从天而降,照耀着洁白的花朵。衬托于漆黑的背景,有一种油画的错觉。光柱同时照亮水中小的微粒,它们漫无目的,自在缥缈。我忽然想起来小时候临摹的《西斯廷圣母》,旋即被一种微秒的宗教气氛所感染。
晃动茶杯,花朵自转、盘旋,缓慢而坚定,我的视线瞬间穿越了这一切,直看到宇宙中的恒星在童年时同样优美的舞姿……
音乐、光线、错觉。灵感的三要素。
Oct
14
本来减肥与我的关系不大,我是一心想长胖的。不过胖只是指的体重,我其实是想变壮的。很多年以前突然有了一个声音,某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不吃早饭容易发胖。这个声音从微弱的呻吟到小声嘀咕,到理智气壮的大喊,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观点,成为前辈教育晚辈、老鸟教育菜鸟的论据之一。仔细的在网上搜了下,一派摇旗呐喊中只是列举了大量精确的实验数据,却没人道出其中的真正原因,那么就让我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来解释一下吧!
这个话题是热衷减肥者最关心的,减肥业已经成功的成为一种获利巨大的产业,建立在数亿人为一个幻想而不顾一切的基础上。减肥是如此热门,我借的每一本与健康相关的书都要用大量篇幅来论述它。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无论是花钱减肥(吃药)还是省钱减肥(节食)都是不怎么成功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到最后都没有成功减肥,而少数减肥成功的人也没有变得更健康。一个瘦弱多病的身体不是我们想要的。
很多减肥者通过外力帮助能够在短时间减掉大量的体重,但停止服药后体重很快回升。这是因为就像保持体温一样,保持体重也是我们长期进化而来的能力。是大脑认为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捍卫的。更可惜的是,初期减掉的重量不是肌肉和脂肪,而是水分。人体百分之七十是水,很容易通过药理作用让它们丧失一部分,使某种产品显得有奇效——多数减肥产品都是这样做的(对于减肥这个话题太敏感也太复杂,本文不提供任何建议)。
废话说的有点多了,回到早餐的问题来。首先根据时间段不同,身体对待一日三餐的态度是不同的,如果用胰岛素的刺激感受性来解释的话很多人就不会接着看下去了,我们用一个比较通俗的词来代替:“代谢率”。早餐的代谢率最高,它会将我们所吃的绝大多数食物转化为能量而不会剩下什么。午餐次之,晚餐最低。我们的晚饭会有很大一部分被身体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对于减肥者来讲就是:早餐是最安全的。
网上很多地方说不吃早餐会发胖的原因是我们因而会午餐吃的很多,这种说法是比较牵强的,就我的经历,无论是否吃早餐,午餐都是定量的。在解释真正的原因之前,先回顾一下我们人类的发展史。在长达数百万年的时间内,我们的祖先基本无法保证食物来源,为了进化他们放弃了很多原来的优势,只得在夹缝中生存。可以说我们是一路摇摇晃晃营养不良的走过来的。身体的各个系统如何配合才能在饥荒其间生存下来,这种能力深深刻在了我们的基因上。虽然现在我们衣食无忧,但我们的本能从未失去过。现在来看一个早上醒来的人,大多数情况下,他已经十个小时没有进食了。但是这个人保持这种状体一直到中午,大脑所理解的信息只有一个:饥荒就要到来了,主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缺少食物。于是它忠实的运用自己的能力调动内分泌和消化系统等,把接踵而来的午餐和晚餐只代谢一小部分作为维持生命所必须的能量,其余的全部转化为最安全的脂肪储备。用来应付即将到来的饥荒。
有些人想要以此作为增加体重的妙法(很多人成功了),但有些却一直胖不起来。因为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存在:大约凌晨的时候,肝脏的糖元储备差不多耗尽了,于是它用一种极其费力不讨好的方式维持肌体的运转:将骨骼肌中的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这是很难做到的,然而我们的肝脏做到了!因此你可能没有发胖,但你变得羸弱。
我们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内环境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相同的环境和方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在对待饥饿的态度上是一样的,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希望本文可以让你重视早餐。
这个话题是热衷减肥者最关心的,减肥业已经成功的成为一种获利巨大的产业,建立在数亿人为一个幻想而不顾一切的基础上。减肥是如此热门,我借的每一本与健康相关的书都要用大量篇幅来论述它。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无论是花钱减肥(吃药)还是省钱减肥(节食)都是不怎么成功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到最后都没有成功减肥,而少数减肥成功的人也没有变得更健康。一个瘦弱多病的身体不是我们想要的。
很多减肥者通过外力帮助能够在短时间减掉大量的体重,但停止服药后体重很快回升。这是因为就像保持体温一样,保持体重也是我们长期进化而来的能力。是大脑认为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捍卫的。更可惜的是,初期减掉的重量不是肌肉和脂肪,而是水分。人体百分之七十是水,很容易通过药理作用让它们丧失一部分,使某种产品显得有奇效——多数减肥产品都是这样做的(对于减肥这个话题太敏感也太复杂,本文不提供任何建议)。
废话说的有点多了,回到早餐的问题来。首先根据时间段不同,身体对待一日三餐的态度是不同的,如果用胰岛素的刺激感受性来解释的话很多人就不会接着看下去了,我们用一个比较通俗的词来代替:“代谢率”。早餐的代谢率最高,它会将我们所吃的绝大多数食物转化为能量而不会剩下什么。午餐次之,晚餐最低。我们的晚饭会有很大一部分被身体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对于减肥者来讲就是:早餐是最安全的。
网上很多地方说不吃早餐会发胖的原因是我们因而会午餐吃的很多,这种说法是比较牵强的,就我的经历,无论是否吃早餐,午餐都是定量的。在解释真正的原因之前,先回顾一下我们人类的发展史。在长达数百万年的时间内,我们的祖先基本无法保证食物来源,为了进化他们放弃了很多原来的优势,只得在夹缝中生存。可以说我们是一路摇摇晃晃营养不良的走过来的。身体的各个系统如何配合才能在饥荒其间生存下来,这种能力深深刻在了我们的基因上。虽然现在我们衣食无忧,但我们的本能从未失去过。现在来看一个早上醒来的人,大多数情况下,他已经十个小时没有进食了。但是这个人保持这种状体一直到中午,大脑所理解的信息只有一个:饥荒就要到来了,主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缺少食物。于是它忠实的运用自己的能力调动内分泌和消化系统等,把接踵而来的午餐和晚餐只代谢一小部分作为维持生命所必须的能量,其余的全部转化为最安全的脂肪储备。用来应付即将到来的饥荒。
有些人想要以此作为增加体重的妙法(很多人成功了),但有些却一直胖不起来。因为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存在:大约凌晨的时候,肝脏的糖元储备差不多耗尽了,于是它用一种极其费力不讨好的方式维持肌体的运转:将骨骼肌中的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这是很难做到的,然而我们的肝脏做到了!因此你可能没有发胖,但你变得羸弱。
我们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内环境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相同的环境和方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在对待饥饿的态度上是一样的,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希望本文可以让你重视早餐。
Aug
24
无意中看到一个人民币发展史的帖子,勾起一些思绪。
前两套是我从来没有见过,更不说摸过的,对于那个年代我无法把握。对于那个年代,不论读过多少书籍,看过多少电影,听过多少故事,因为她所牵扯的细节太多,牵扯的系统太多,因为没有经历,我们永远无法把握。特别是随时代而生,注定要随时代而逝的东西,它让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们思绪万千,而年轻的一代则无动于衷。跨越两个时代的人是可悲的,他们要背负太多的回忆,无论多么美好的回忆,到头来都会转化成一种凄凉。当突然想要倾诉的时候,才发现身边没有一个可以理解自己的人……
第三套人民币是伴我长大的,每看到一张小面额的纸币,就会联想到可以买什么样的零食。但这种事我从来没干过。小学的时候接受纯正的共产主义教育,一直到高中从来没有过正规零花钱,任何一张纸币都不可能是我的私有财产,换言之,我是极端纯洁无瑕的长大的。打开自家抽屉,看到一张大团结都会有罪恶感。我不可能问母亲要钱去买零食和玩具,每次我说想要一个老谁家的小谁的什么东东,母亲就说:人家是独生子女!于是我就特别敌视姐姐的存在,同时深深的羡慕那些独苗。不过每隔个把月左右,父亲从厂子回来的路上会买一斤我最喜欢的蜜食,每到下班的点,我都会在露台上留意父亲的自行车前把上有没有挂着小纸包。夕阳给父亲逆光的身影和小纸包镀上了一层金边,在我幸福的冲上去的时候,到现在我也承认,那是父亲的形象在我眼中最光辉、最有父亲大人的威严的时刻。后来姐姐抓住了我的这个蜜食情结,在她工作了经济独立后,隔三差五的买给我吃,换来了我的死心塌地。
第四套普及的时候,我离开家乡求学,经济半独立,每学期有家里给的一千元生活费(其实是花多少给多少,但是我太过日子了,一开始就花那么点!)。由于长期没有理财经验造成对货币又爱又怕的心理,到了二年级我才有勇气第一次买了非常规食品:煎饼果子;大家拼命的往画纸上挤水粉的时候,我却在把水粉当作水彩来用……这些都造成了一些很坏的结果,往事不堪回首啊!
其实这篇文章只想说旧版人民币的两个自然来源:小时候父亲发工资后会把崭新的毛票给我保管,缺钱的时候再管我要。我很少有机会自行花掉它们,买玩具回来是要挨打的,而以我的觉悟是绝对不会做出买零食在外面偷偷吃掉这种事情的。从小养成了做什么都要请示的习惯,即使是现在回家,开灯开电扇开冰箱门掏冰棍都要请示过母亲大人后方才行动。有时候去朋友家会被人认为怪怪的。这样我就有了一大把毛票,逐渐的剔除那些号码不连的和连的少的。把它们精心的保藏,直到有一天自己突然长大,它们也就永远被遗忘在角落里了。这是第一个来源:孩子特意的珍藏。
第二个来源是老人。某次年初全家去走亲戚,一位祖母级老太太看到天真可爱的外甥,忙颤巍巍的回房,从荷包里取了两张崭新的五块钱出来。虽说这数目实在少的可怜,但我和姐姐马上看出来竟然是第三套人民币!于是不顾母亲的阻拦赶紧收下。这种情况很普遍,老人的衣食住行都由子女负责,但是为了表示孝心子女们仍然每月给一点,老太太是从来不花的,于是很多珍贵的东西得以延续下来。这就是第二个来源:老人无意的保存。
按照本文逻辑的发展,现在是第五套人民币流通的时候,我应该腰缠万贯了,很可惜,贫穷依然是我最忠诚的朋友。
很庆幸我没有养成吝啬的毛病,虽然平时喜欢蹭饭玩,但看到好东西的时候总是先想买了送谁。我祈祷到了第六套流通的时候我成为一个富裕的人,能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人民币。
前两套是我从来没有见过,更不说摸过的,对于那个年代我无法把握。对于那个年代,不论读过多少书籍,看过多少电影,听过多少故事,因为她所牵扯的细节太多,牵扯的系统太多,因为没有经历,我们永远无法把握。特别是随时代而生,注定要随时代而逝的东西,它让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们思绪万千,而年轻的一代则无动于衷。跨越两个时代的人是可悲的,他们要背负太多的回忆,无论多么美好的回忆,到头来都会转化成一种凄凉。当突然想要倾诉的时候,才发现身边没有一个可以理解自己的人……
第三套人民币是伴我长大的,每看到一张小面额的纸币,就会联想到可以买什么样的零食。但这种事我从来没干过。小学的时候接受纯正的共产主义教育,一直到高中从来没有过正规零花钱,任何一张纸币都不可能是我的私有财产,换言之,我是极端纯洁无瑕的长大的。打开自家抽屉,看到一张大团结都会有罪恶感。我不可能问母亲要钱去买零食和玩具,每次我说想要一个老谁家的小谁的什么东东,母亲就说:人家是独生子女!于是我就特别敌视姐姐的存在,同时深深的羡慕那些独苗。不过每隔个把月左右,父亲从厂子回来的路上会买一斤我最喜欢的蜜食,每到下班的点,我都会在露台上留意父亲的自行车前把上有没有挂着小纸包。夕阳给父亲逆光的身影和小纸包镀上了一层金边,在我幸福的冲上去的时候,到现在我也承认,那是父亲的形象在我眼中最光辉、最有父亲大人的威严的时刻。后来姐姐抓住了我的这个蜜食情结,在她工作了经济独立后,隔三差五的买给我吃,换来了我的死心塌地。
第四套普及的时候,我离开家乡求学,经济半独立,每学期有家里给的一千元生活费(其实是花多少给多少,但是我太过日子了,一开始就花那么点!)。由于长期没有理财经验造成对货币又爱又怕的心理,到了二年级我才有勇气第一次买了非常规食品:煎饼果子;大家拼命的往画纸上挤水粉的时候,我却在把水粉当作水彩来用……这些都造成了一些很坏的结果,往事不堪回首啊!
其实这篇文章只想说旧版人民币的两个自然来源:小时候父亲发工资后会把崭新的毛票给我保管,缺钱的时候再管我要。我很少有机会自行花掉它们,买玩具回来是要挨打的,而以我的觉悟是绝对不会做出买零食在外面偷偷吃掉这种事情的。从小养成了做什么都要请示的习惯,即使是现在回家,开灯开电扇开冰箱门掏冰棍都要请示过母亲大人后方才行动。有时候去朋友家会被人认为怪怪的。这样我就有了一大把毛票,逐渐的剔除那些号码不连的和连的少的。把它们精心的保藏,直到有一天自己突然长大,它们也就永远被遗忘在角落里了。这是第一个来源:孩子特意的珍藏。
第二个来源是老人。某次年初全家去走亲戚,一位祖母级老太太看到天真可爱的外甥,忙颤巍巍的回房,从荷包里取了两张崭新的五块钱出来。虽说这数目实在少的可怜,但我和姐姐马上看出来竟然是第三套人民币!于是不顾母亲的阻拦赶紧收下。这种情况很普遍,老人的衣食住行都由子女负责,但是为了表示孝心子女们仍然每月给一点,老太太是从来不花的,于是很多珍贵的东西得以延续下来。这就是第二个来源:老人无意的保存。
按照本文逻辑的发展,现在是第五套人民币流通的时候,我应该腰缠万贯了,很可惜,贫穷依然是我最忠诚的朋友。
很庆幸我没有养成吝啬的毛病,虽然平时喜欢蹭饭玩,但看到好东西的时候总是先想买了送谁。我祈祷到了第六套流通的时候我成为一个富裕的人,能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人民币。
Feb
19
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生活在19世纪末的普罗旺斯。当我是个小孩的时候,可以整天跟在一位老人的身后,借自己明亮的眼睛给他观察昆虫的生活,并且不知疲倦的为他在田野里搜集圣甲虫的粪球。
我把这段作为另一个BLOG《法布尔的扇子》的博客简介。
我把这段作为另一个BLOG《法布尔的扇子》的博客简介。
Feb
10
对待动物的态度反映一个人灵魂的高度,反映一个民族文明的程度。
但是我依然会跟默许虐待动物的人做朋友,否则我身边根本没有朋友。
但是我依然会跟默许虐待动物的人做朋友,否则我身边根本没有朋友。
Feb
8
没钱的吃热量;有钱的吃营养;钱多的吃胆量。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大家都很穷,一直到七十年代末,能填饱肚皮就是一家子最主要的目标。食物只要能能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热量就行,现在受贬斥的高热量食品在那个时候是好东西。
改革后一部分人先稍微富裕起来,经过了几十年的忍饥挨饿现在终于可以放开嘴巴了,象肉蛋奶这类被认为是高营养的东西统统塞进肚皮。导致的结果就是八十年代我国自行生产了第一批小胖墩。
现在无论从思想还是经济能力来说都是一个繁花似锦的年代,很多人只吃想吃的、很难吃到的、或者人类以前不吃的。也许是为了满足口舌以外的欲望,于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出现在餐桌上,它们无论是从营养角度还是价值规律来分析,其结果都是毫无规律可言。
以上只是按中国国情的时间大体分类,其中还牵扯到一点受教育状况因素。其实这三种人群在多数地域和时代都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其比例不同而已。
最后应该加一句褒义的,叫做“快乐的吃随想”,有的人只跟着感觉走,听从于口味的安排,从不担心营养失调等问题,这种人往往认为有比吃更重要的事情。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大家都很穷,一直到七十年代末,能填饱肚皮就是一家子最主要的目标。食物只要能能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热量就行,现在受贬斥的高热量食品在那个时候是好东西。
改革后一部分人先稍微富裕起来,经过了几十年的忍饥挨饿现在终于可以放开嘴巴了,象肉蛋奶这类被认为是高营养的东西统统塞进肚皮。导致的结果就是八十年代我国自行生产了第一批小胖墩。
现在无论从思想还是经济能力来说都是一个繁花似锦的年代,很多人只吃想吃的、很难吃到的、或者人类以前不吃的。也许是为了满足口舌以外的欲望,于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出现在餐桌上,它们无论是从营养角度还是价值规律来分析,其结果都是毫无规律可言。
以上只是按中国国情的时间大体分类,其中还牵扯到一点受教育状况因素。其实这三种人群在多数地域和时代都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其比例不同而已。
最后应该加一句褒义的,叫做“快乐的吃随想”,有的人只跟着感觉走,听从于口味的安排,从不担心营养失调等问题,这种人往往认为有比吃更重要的事情。
Jan
26
前几天一个人闷在屋里看毛片,欣赏女子那健康光洁的如雪肌肤,我突然想到,过上几年,我就是此情此景的身临其境者,再不是目前显示器前张着嘴的傻瓜;而且这等事情无论我努力与否,运气好坏,随着时间车轮的转动它一定就会成为现实的。于是忽然有一种云开雾散的感觉,今后的日子也仿佛充满了希望与阳光呢。想着想着,不禁激动起来,一路跌撞的跑到网上到处找人分享我这个快乐的发现,甚至担心会因为这些年累积的兴奋过度而在新婚前夜自杀哩。
冬天逼近的时候虫子从我的生活淡出,仿佛它们不曾闯入。论坛也好久不去了,冬天就是一个让人以为只有自己活在地球上的季节。早就决定了开春换相机,翻阅资料的时候自然又看了些昆虫摄影的好片子,于是再一次受到震撼。有趣的却是我曾经和这些美丽的生灵极为亲密的接触,也自以为感受到了世间最美丽的纯真。然而现在却想不起当时的情境,留下来的只有围绕心田不断涌动的汩汩暖流,和提醒我生命壮丽的缈缈余音。再一个绿色的季节,我将更深层次的与探索自然,陶冶自我。相机的款子已经攒好,春天的到来是不可抗拒的,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幸福的等待啦。
因此得出结论:幸福即是等待,等待自己期待已久的答案。或许那答案已经知道,但从未真切体验。等待的过程最为幸福。
高中的时候很好学,大家相互比拼,竞争每一次测验,幸福的时刻莫过于充满自信的等待老师宣布答案的时候;如果自己错了,接下来会有更幸福的等待:等待老师解释正确答案。及至所有的问题都弄明白了,却会有一点点的空虚,奇怪自己竟然会因为这点小事情激动。然后立刻投身到下一道题目的幸福等待中……
因为幸福的等待是一粒萌芽的种子,它只有一个趋势,那就是茁壮成长,趋向完美。“成熟”和“高潮”是两个可怕的词,因为紧随其后的是枯萎和没落。所以黛玉会因为大家相聚而伤悲,而曲终人散后却重怀希望。
达芬奇在佛罗拉萨的时候,受政府之邀创作大型壁画《安加利之战》,与此同时米开朗基罗创作了与之对抗的《卡西那之战》。两位巨人采取了不同的表现方法,达芬奇的笔下,人仰马翻的庞大战场震撼人心;米开朗基罗则描绘了开战前的瞬间两军对垒、剑拔弩张的时刻,绷紧观者的神经。从这方面讲,米开朗基罗善于也惯于表现等待的那一刻。不过这里不再是等待的幸福,而是等待的紧张。他的不朽之作《大卫》雕像,就是表现了青年大卫怒目向前,蓄势待发,将投石机中的石块掷向敌人前的那一瞬间。
可惜的是林妹妹只懂得体味等待的甘甜,却不知道享受相聚的欢乐。如果一个人从两方面都能学会得到满足,他有什么理由不快乐每时呢?想想看未来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将要发生,让我们在幸福中等待它们的来访。
冬天逼近的时候虫子从我的生活淡出,仿佛它们不曾闯入。论坛也好久不去了,冬天就是一个让人以为只有自己活在地球上的季节。早就决定了开春换相机,翻阅资料的时候自然又看了些昆虫摄影的好片子,于是再一次受到震撼。有趣的却是我曾经和这些美丽的生灵极为亲密的接触,也自以为感受到了世间最美丽的纯真。然而现在却想不起当时的情境,留下来的只有围绕心田不断涌动的汩汩暖流,和提醒我生命壮丽的缈缈余音。再一个绿色的季节,我将更深层次的与探索自然,陶冶自我。相机的款子已经攒好,春天的到来是不可抗拒的,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幸福的等待啦。
因此得出结论:幸福即是等待,等待自己期待已久的答案。或许那答案已经知道,但从未真切体验。等待的过程最为幸福。
高中的时候很好学,大家相互比拼,竞争每一次测验,幸福的时刻莫过于充满自信的等待老师宣布答案的时候;如果自己错了,接下来会有更幸福的等待:等待老师解释正确答案。及至所有的问题都弄明白了,却会有一点点的空虚,奇怪自己竟然会因为这点小事情激动。然后立刻投身到下一道题目的幸福等待中……
因为幸福的等待是一粒萌芽的种子,它只有一个趋势,那就是茁壮成长,趋向完美。“成熟”和“高潮”是两个可怕的词,因为紧随其后的是枯萎和没落。所以黛玉会因为大家相聚而伤悲,而曲终人散后却重怀希望。
达芬奇在佛罗拉萨的时候,受政府之邀创作大型壁画《安加利之战》,与此同时米开朗基罗创作了与之对抗的《卡西那之战》。两位巨人采取了不同的表现方法,达芬奇的笔下,人仰马翻的庞大战场震撼人心;米开朗基罗则描绘了开战前的瞬间两军对垒、剑拔弩张的时刻,绷紧观者的神经。从这方面讲,米开朗基罗善于也惯于表现等待的那一刻。不过这里不再是等待的幸福,而是等待的紧张。他的不朽之作《大卫》雕像,就是表现了青年大卫怒目向前,蓄势待发,将投石机中的石块掷向敌人前的那一瞬间。
可惜的是林妹妹只懂得体味等待的甘甜,却不知道享受相聚的欢乐。如果一个人从两方面都能学会得到满足,他有什么理由不快乐每时呢?想想看未来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将要发生,让我们在幸福中等待它们的来访。
Aug
5
孔子说食色性也,性生活乃是人生的一大权利和享受。不知道低等的生物是否也有快感,我想越低等的越少吧,但好像也不是平滑的曲线。蚕蛾交配时,雄蛾那一振一振的翅膀好像显示很满足的样子;两栖类的蛙在体外受精时该没有多大的乐趣吧,仅仅是几下爱抚而已。但可以肯定的是当雄性银杏树把数以万亿的花粉洒向风中的时候是不带任何感情的。
投胎为人真是幸福,做爱时有颠峰的快感,而且可以尽情重温,不像昆虫那样一生只有一次,不及细细品味便命丧黄泉,没有失败之说,亦没有经验之说。由于文明,人便有了多种可取的地方,即使体弱多病,口歪眼斜也能在别处证明自己。在自然界,配偶竞争中失败的个体即使不被当场杀死,也由于无从发泄,往往郁郁而终,人类到不必如此担风险。且人手如此灵活,是不是百万年来的自慰也对进化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就自己总结了从猿到人的过程中性进化的三个方面:1,从背交式改为面交式;2,突破了发情期的时间限制;3,性爱前有情爱作为基础。由社会现状看第3条是不复存在了,这是不是一种反祖呢(进化的力量强大,反祖的力量亦然)?呵呵。总之人类现在是可以不受天时地利人和的限制而忘情相拥了!
于是云雨之事伴随和引导着整个人类历史。诞生了多少恩情仇怨,多少生离死别,多少金戈铁马气吞山河;什么叫芙蓉帐暖,什么是倾国倾城,冲冠一怒,万里长城何在,爱琴海岸,不见特洛伊的废墟。反观现实,当性成为社会经济增长和个人进取动力的最后底牌,在此之后我们人类该如何继续进化之路呢?!
我认为做爱其事实在不公平。每次女人只损失一些水分和分泌物,男人则要损失亿计的精子。双方的付出实在不成比例。单就精卵来言,卵子巨大并且富含养分,精子微小,且除去端头的DNA外没什么东西了。乍一看卵子昂贵精子卑微,其实恰恰相反,营养一旦到了基因的面前就一文不值。制造基因远比制造蛋白质复杂。小型哺乳动物的试验证明,制造这个是要以寿命为代价的。于是就有了一个极大的讽刺,表面上男性欺压女性,掌握主动,实质上利益相反。生活中女人要有男人的滋润才会容光焕发,而男子要精力充盈才会如此,常行房事者却形容枯槁。但天下的男人却对性事趋之若骛,造物主的幽默恰在与此:通过短期利益的放大,让物种浑然忘我。雄性螳螂庄严的说:为了种族的延续,必须牺牲小我!
投胎为人真是幸福,做爱时有颠峰的快感,而且可以尽情重温,不像昆虫那样一生只有一次,不及细细品味便命丧黄泉,没有失败之说,亦没有经验之说。由于文明,人便有了多种可取的地方,即使体弱多病,口歪眼斜也能在别处证明自己。在自然界,配偶竞争中失败的个体即使不被当场杀死,也由于无从发泄,往往郁郁而终,人类到不必如此担风险。且人手如此灵活,是不是百万年来的自慰也对进化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就自己总结了从猿到人的过程中性进化的三个方面:1,从背交式改为面交式;2,突破了发情期的时间限制;3,性爱前有情爱作为基础。由社会现状看第3条是不复存在了,这是不是一种反祖呢(进化的力量强大,反祖的力量亦然)?呵呵。总之人类现在是可以不受天时地利人和的限制而忘情相拥了!
于是云雨之事伴随和引导着整个人类历史。诞生了多少恩情仇怨,多少生离死别,多少金戈铁马气吞山河;什么叫芙蓉帐暖,什么是倾国倾城,冲冠一怒,万里长城何在,爱琴海岸,不见特洛伊的废墟。反观现实,当性成为社会经济增长和个人进取动力的最后底牌,在此之后我们人类该如何继续进化之路呢?!
我认为做爱其事实在不公平。每次女人只损失一些水分和分泌物,男人则要损失亿计的精子。双方的付出实在不成比例。单就精卵来言,卵子巨大并且富含养分,精子微小,且除去端头的DNA外没什么东西了。乍一看卵子昂贵精子卑微,其实恰恰相反,营养一旦到了基因的面前就一文不值。制造基因远比制造蛋白质复杂。小型哺乳动物的试验证明,制造这个是要以寿命为代价的。于是就有了一个极大的讽刺,表面上男性欺压女性,掌握主动,实质上利益相反。生活中女人要有男人的滋润才会容光焕发,而男子要精力充盈才会如此,常行房事者却形容枯槁。但天下的男人却对性事趋之若骛,造物主的幽默恰在与此:通过短期利益的放大,让物种浑然忘我。雄性螳螂庄严的说:为了种族的延续,必须牺牲小我!
Aug
3
有一种昆虫叫周期蝉。不晓得它们的祖先为什么做了这个痛苦而艰难的决定。当别的蝉儿在土下熬了四五年就憋不住,纷纷爬出地面大声聒噪的时候,它们只是翻了个身,继续自己漫长的修行。对普通蝉来说,大地就像一座学府,每年都有新生入学。当师弟师妹们刻苦攻读的时候,每年暑假,一批批毕业生辞别母校,来到地面上。周期蝉同它们不同。大地从接它们入学那年起,就不再招收新的学子。从小学一直培养到大学毕业,等它们走的一个不剩,才把下一批新生也就是它们的孩子接进来。它们步调一致、潜心修行。在漆黑的岁月里,所有的若虫都等待同一个夏季,等待功德圆满的那一月,等待振翅高歌的那一天,等待飞向太阳的那一刻。
这一等,就是17年。
因此周期蝉又叫17年蝉。它们南方的亲戚毕业较早,称为13年蝉。这些小小的精灵缔造了昆虫生命的神话。很多天敌包括鸟类,甚至只是听自己的爷爷流传下来的故事,没有亲眼看到就终老死掉;两个质数周期保证天敌无法进化出一种隔代捕食的策略。不成为天敌的主食是它们的生存策略,这是一种忍之又忍的策略。保持步调一致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只孤独的周期蝉因为基因出错或别的什么原因16年就钻了出来,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它将找不到任何同类,郁郁而终。
这种蝉只长在北美,今年恰是大发生的季节。回想17年前我才9岁,整天捧着一群白胖的蚕儿傻笑,笨手笨脚经常把自己弄伤。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加起来算做16年。如果学前班也加上,恰好也凑了17年。真正称的上是从无知的顽童到立业之材了。而小小蝉儿在地下的这17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从外观看,除了一对红眼睛外,并无特别之处。虽然比别的蝉多挨了三倍的时间忍受地狱之苦,上帝并没有延续它们在天堂的生活。秋天一到,它们还是要从枝干兀的掉落,重重摔在地上。或许它们要讲的是一个修炼的故事,厚积而薄发,同样的树汁,在它们口中特别甘美,同样的阳光,在它们眼中格外明媚。
当夜幕降临,大批周期蝉从土中奋勇而出,找到合适的地点羽化。然而羽化是一个太微妙的过程,以至于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使之前功尽弃。那些羽化失败的个体,刚蜕出大半个身子,却有一条小腿卡在旧壳里拔不出。生命的时钟冷酷无情,虽然它们有17年的时间可以自由散漫,把一件事情拖了再拖,这一刻却容不得半点耽搁。每一秒钟身体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于是它就保持扭曲的姿势,翅膀只展开一半,身子已经无可救药的变得僵硬。关节卡在一起,脖子无法转动,窒息一步步进逼,意识逐渐远去……17年前它们稚嫩的身体刚孵出卵壳就在月色中匆匆钻入地下;17年的黑暗生活换来的仍然是在夜幕下死去,终究见不到梦中的阳光。当生命之火在眼中一点点熄灭的时候,它们在想些什么呢?
那些成功的迎接了次日朝阳的个体只能以自己嘹亮的歌号来抒发胸中的壮志了。据说周期蝉的噪声极大,一个夏天颇难以忍受。不过法布尔对待普通蝉尚且有“四年的地下苦功,换来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的宽容,对于周期蝉,感叹还来不及,有什么不好原谅的呢。
经常会有一些源于生命的感慨。有一次爬山,天气阴沉,看到乱风中抱紧了草杆晃动的红眼睛小虻,不知道能活多久。正同花冠上的金龟子攀谈,空中忽然打了几个闪。因为闪电曾经带给我幸运,我也颇喜欢欣赏这天幕上急转的笔锋。当时想到,有多少生命无法享受这个美好的时刻,以及其他美好的时刻呢?而譬如那些朝生暮死的小虫,它们的寿命之短,来不及沟通两场春雨。当你仔细的观察蜉蝣的时候,怎么会相信如此美丽而精致的生命几小时内就将在你的手心黯淡。它们脱去小时候的衣裳,来不及看看池塘中自己的倒影;脆弱的翅膀刚刚禁得住微风的玩笑,就急急的去找梦中的新娘;紧接着,陪同初夏一片不幸的叶子一起飘落。然而它们本都是自然的骄子,自然的景色唯有它们才真正有资格享用。上帝为什么狠心给它们看一眼闪电的机会都不给!如果我能让一只生在夏天的蝴蝶触摸冬雪,让一只长在戈壁的蝎子体会海洋,让垂暮的蚁后看最后一眼天空……那份欣喜与疯狂超出我对文字的把握,然而我的心能够感受。
它们的美丽只有我懂得;我懂得的美丽却还有许多。
17年前我拖着鼻涕在桑园中偷桑叶的那个夏天,当然不会想到地球的另一边会有一群如此神奇的小虫正悄悄的把自己埋在土里;今天的我虽然与它们神交已久,但距离让我们无缘相见。17年后,它们将等待我的拜访。
勘误:周期蝉成虫的生命其实只有两周。2010-04-10
这一等,就是17年。
因此周期蝉又叫17年蝉。它们南方的亲戚毕业较早,称为13年蝉。这些小小的精灵缔造了昆虫生命的神话。很多天敌包括鸟类,甚至只是听自己的爷爷流传下来的故事,没有亲眼看到就终老死掉;两个质数周期保证天敌无法进化出一种隔代捕食的策略。不成为天敌的主食是它们的生存策略,这是一种忍之又忍的策略。保持步调一致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只孤独的周期蝉因为基因出错或别的什么原因16年就钻了出来,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它将找不到任何同类,郁郁而终。
这种蝉只长在北美,今年恰是大发生的季节。回想17年前我才9岁,整天捧着一群白胖的蚕儿傻笑,笨手笨脚经常把自己弄伤。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加起来算做16年。如果学前班也加上,恰好也凑了17年。真正称的上是从无知的顽童到立业之材了。而小小蝉儿在地下的这17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从外观看,除了一对红眼睛外,并无特别之处。虽然比别的蝉多挨了三倍的时间忍受地狱之苦,上帝并没有延续它们在天堂的生活。秋天一到,它们还是要从枝干兀的掉落,重重摔在地上。或许它们要讲的是一个修炼的故事,厚积而薄发,同样的树汁,在它们口中特别甘美,同样的阳光,在它们眼中格外明媚。
当夜幕降临,大批周期蝉从土中奋勇而出,找到合适的地点羽化。然而羽化是一个太微妙的过程,以至于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使之前功尽弃。那些羽化失败的个体,刚蜕出大半个身子,却有一条小腿卡在旧壳里拔不出。生命的时钟冷酷无情,虽然它们有17年的时间可以自由散漫,把一件事情拖了再拖,这一刻却容不得半点耽搁。每一秒钟身体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于是它就保持扭曲的姿势,翅膀只展开一半,身子已经无可救药的变得僵硬。关节卡在一起,脖子无法转动,窒息一步步进逼,意识逐渐远去……17年前它们稚嫩的身体刚孵出卵壳就在月色中匆匆钻入地下;17年的黑暗生活换来的仍然是在夜幕下死去,终究见不到梦中的阳光。当生命之火在眼中一点点熄灭的时候,它们在想些什么呢?
那些成功的迎接了次日朝阳的个体只能以自己嘹亮的歌号来抒发胸中的壮志了。据说周期蝉的噪声极大,一个夏天颇难以忍受。不过法布尔对待普通蝉尚且有“四年的地下苦功,换来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的宽容,对于周期蝉,感叹还来不及,有什么不好原谅的呢。
经常会有一些源于生命的感慨。有一次爬山,天气阴沉,看到乱风中抱紧了草杆晃动的红眼睛小虻,不知道能活多久。正同花冠上的金龟子攀谈,空中忽然打了几个闪。因为闪电曾经带给我幸运,我也颇喜欢欣赏这天幕上急转的笔锋。当时想到,有多少生命无法享受这个美好的时刻,以及其他美好的时刻呢?而譬如那些朝生暮死的小虫,它们的寿命之短,来不及沟通两场春雨。当你仔细的观察蜉蝣的时候,怎么会相信如此美丽而精致的生命几小时内就将在你的手心黯淡。它们脱去小时候的衣裳,来不及看看池塘中自己的倒影;脆弱的翅膀刚刚禁得住微风的玩笑,就急急的去找梦中的新娘;紧接着,陪同初夏一片不幸的叶子一起飘落。然而它们本都是自然的骄子,自然的景色唯有它们才真正有资格享用。上帝为什么狠心给它们看一眼闪电的机会都不给!如果我能让一只生在夏天的蝴蝶触摸冬雪,让一只长在戈壁的蝎子体会海洋,让垂暮的蚁后看最后一眼天空……那份欣喜与疯狂超出我对文字的把握,然而我的心能够感受。
它们的美丽只有我懂得;我懂得的美丽却还有许多。
17年前我拖着鼻涕在桑园中偷桑叶的那个夏天,当然不会想到地球的另一边会有一群如此神奇的小虫正悄悄的把自己埋在土里;今天的我虽然与它们神交已久,但距离让我们无缘相见。17年后,它们将等待我的拜访。
勘误:周期蝉成虫的生命其实只有两周。2010-04-10
Jul
23
一般呛着了才打嗝,我吃太辣和太凉的食物时也会打嗝,而且越来越不容易停。有很多对付打嗝的办法,但是我觉得打嗝也像沐浴在农药中的害虫,会逐渐产生抗药性。
喝凉水:这招大家都知道,我看不行。我就是喝扎啤的时候打嗝的,况且,要喝多少才管用啊。
猛击或惊吓:也许能成,不过对操作者要求比较高哦,一个人就难了。
吃白糖一勺:还是我很小的时候看到的,果真很管用。不过舍不得吃一勺,半勺就管。吃到嘴里嚼一下的时候打嗝就停住了。小时候喜欢吃糖,总盼打嗝。但是这招前几次管用,很快就不管用了。可以试在从来没用过的人身上,唬的他们目瞪口呆。
中间还有好多,点穴啊含醋啊拽舌头什么的,我都没试过。
憋气:这是我用过的最管用的一招,结束了N次的打嗝。深吸一口气,憋两三个打嗝周期,基本就好了。但是最近这招好像也不灵了,有时候打嗝会把憋气冲开,有时候都要憋死了还是打。于是无意中发现了对付打嗝的必胜绝招——
分神:其实是放弃了的时候,同别人聊聊天,看点贴,玩会游戏,一分钟后就会意识到,奇怪我怎么不打嗝了!
喝凉水:这招大家都知道,我看不行。我就是喝扎啤的时候打嗝的,况且,要喝多少才管用啊。
猛击或惊吓:也许能成,不过对操作者要求比较高哦,一个人就难了。
吃白糖一勺:还是我很小的时候看到的,果真很管用。不过舍不得吃一勺,半勺就管。吃到嘴里嚼一下的时候打嗝就停住了。小时候喜欢吃糖,总盼打嗝。但是这招前几次管用,很快就不管用了。可以试在从来没用过的人身上,唬的他们目瞪口呆。
中间还有好多,点穴啊含醋啊拽舌头什么的,我都没试过。
憋气:这是我用过的最管用的一招,结束了N次的打嗝。深吸一口气,憋两三个打嗝周期,基本就好了。但是最近这招好像也不灵了,有时候打嗝会把憋气冲开,有时候都要憋死了还是打。于是无意中发现了对付打嗝的必胜绝招——
分神:其实是放弃了的时候,同别人聊聊天,看点贴,玩会游戏,一分钟后就会意识到,奇怪我怎么不打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