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5
  历时一年零十二天,终于看完了十卷《昆虫记》。合上卷十的最后一页,功德圆满。虽然是一部科普著作,却以散文的身份成就她的不朽。这是用生命写成的书,其中流露的,不仅是昆虫的生活史和爱情史,还有法布尔的人生哲学和巨大的人格魅力。其晚年的文笔如此生动流畅,如果他把精力稍微从虫子上挪开一点,文学宝库将增添一部精彩的长篇小说。现在的平装版实在对不起里面每一个有灵魂的字符。看过一遍,感到欣喜和充实之余还是留下了很多迷惑和遗憾。我将用一生来读这部书。
May 17
  北宅是离崂山不远的一个镇子,山上遍植樱桃树,每年这个时候游客蜂拥而至,交上十几块钱就去园子里摘吃。我们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所以得早起。我7点左右的时候去打水,校园里竟满是晨读的学生。一个个在CRAZY ENGLISH,大清早看到美好的事物啊。以前没有这么多啊,难不成是要考试了?不过我决定要早睡早起。

  在拥挤的公车上熬了41站,终于可以下来活动活动筋骨。早有路边等候的村民拉着我们去自家园子采摘。我们来的太晚,樱桃都被摘的差不多了,不过细心点的话还是会比较有收获。我们去的一家树很少,十来棵吧,其实两棵树就够我们五个人吃的了。我一眼就发现树叶上有很多瘿,扭曲着就跟虫子一模一样。豆子吓得大叫,村民说这个季节叶子就这样,然后掰开一个证明那不是虫子。我也掰了一个,里面一包小虫子,还有一个结茧的。翻过一些叶片看,反面未闭合的里面会有一只棕色的蚜虫。虫瘿开始应该是使叶子向上凸起,形成虫子的形状,随着毒素的不断注入,反面的叶子逐渐闭合,就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了。
  在他们开始打扑克的时候我也开始找虫子了。附近有个小水湾,是山上渗出来的泉水,方便洗手。水量总共也不过方吧。杂草很多,我最喜欢。到处都有白色的菜粉蝶飞来飞去,终于抓住机会,靠近了四次,拍到比较大的侧面。偶尔见到绿色的蜻蜓很快的飞过。小蝗虫成了我拍摄的主角,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蝗虫进食呢。一只草蛉飞到叶子下面,我弯腰看到它的时候,突然发现草冠上一只肉色小蝽。我抬起身子,发现原来是两只蝽在交尾。刚才的视点恰好看不到后面的那位。原来草上有好多蝽,可惜小了点,不好拍。叶片上一只小跳蛛在晒太阳,两只大眼睛真是可爱,还有象黑镜子一样的后背。无论我怎么转,它总是拿头对着我的相机。一只膜翅目小虫停在我的相机上,它的眼睛是藏蓝色的,并且是亚光金属的质感,漂亮!还看到一只绿色的蝽,翅膀是褐色的,真的很难发现。蝴蝶还见到了豆粉蝶、小红蛱蝶、黑脉蛱蝶和小环蛱蝶(?),当然是不可能拍下来啦。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Tags:
May 16
  上网卡里的钱光了,周末又没法买新的,很是郁闷。我突然想统计下青岛地区的昆虫种类。就把以前拍的一些找出来,基本上还好鉴定。但是有一些也很拿不准。通过昨天对比大小红蛱蝶,鉴定真的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啊。

  外面的天时阴时晴,上不去网太折磨了,我拿起相机到外面碰碰运气,另外也好把电池用出来充满为明天做准备。不知道快下雨的时候虫虫们都在干什么。一下楼就看见远处垃圾堆边的白色野猫,我离它二三十米,它却不知怎的知道背后有人出现了,回过头来望。蚜虫的地盘上无数的蚜蝇飞来飞去,活泼的很。在叶子上发现了一只拟态鸟屎的毛虫。不过没有网上看到的那只象。天上开始有些零星小雨点,我到了那些紫花那里,除了蚜蝇没有别的。我在下面沿着起坡的台子走,土里都是些西瓜虫和蚂蚁。当台子升到我膈肌位置高的时候,突然在一朵小花的后面发现伸出来两个绿色的小爪。当时花的位置已经只比我眼睛低十公分了,我俯身过去瞧,心想莫非就是心仪已久的蟹蛛?我以为南方才有的。瞧了个差不多边举着相机凑过去。可是它看到我的相机了,直往后退,跑到花下面去了。这时候大的雨点开始往下砸,所有虫子的动作都开始加速。我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心想不能就此罢休,就采取点违反生态的行为——把那棵花给掰弯了。先看到一根蛛丝,然后蟹蛛匆匆从花萼跑到了叶子上。我记得因为它象螃蟹那样横着走才被称作蟹蛛的,但这宝贝竖着走的很好啊。我对了几次焦,都没有成功,太小了。而且它老躲叶子后面跟我捉迷藏。雨大了,蟹蛛突然一跳,就再也找不着。几只蚜蝇飞到花茎形成的树林中避雨,我的视点高度刚好能看到这样的镜头效果。
  快步向宿舍走,但是又在蚜虫阵地停下来。一只恶心的双翅目幼虫在叶子上东张西望,难道是蚜蝇的幼虫?鸟粪还在那里。我蹲着拍悬飞的时候,雨就停了。一只白色粉蝶闯入视野,又开始消耗我的体力——满校园追着跑。在扑空了四五次后,脑子里出现这么几个字:生性活泼,不易捕捉。我又去看蟹蛛,它整个身子都出来了,平摊在花瓣上。并且摆出标准的捕猎动作:前面四条腿两两相贴,象钳子一样张到最大。如果猎物靠近,四腿一合就是了。只是蟹蛛该是按保护色来伪装的。这只翠绿的虫子在紫色的花上,谁还看不见!我绕到坡度可以让我一脚迈上去的地方,跑回原处。现在我是在坡上面了,只需要蹲着看就是了。太阳出来了,一只蚜蝇过来取食,我竟然紧张起来。蟹蛛还没有蚜蝇的头大,可是当后者撞到眼前时,它的钳子还是勇敢的扣起来。不过猎物太大,一个瞬间的挣扎便逃走了。我想等小蚜蝇来的几率太小了,便跳下台子。可就在这时一只跟蚂蚁一般大的双翅目小虫沿着花瓣爬过去。我已经来不及翻上台子了,只好伸长脖子。蟹蛛很轻松的逮到了它,并且送到嘴边。拍摄也来不及,因为它慢慢的退到花下面去享受了。看来一时半会时不会上来了,我带着遗憾离开。
  法桐的种子漫天飞舞,在路边堆起毛茸茸的厚地毯,并且为格子砖里的青草勾上黄褐色的蕾丝花边;宿舍前大槐树也开始舞动它的花瓣雨,点点白花填补地砖的黑色缝隙,风象把大刷子来回抹着,片刻间满地芬芳。
May 15
  某单位借用我们学校的操场开运动会,我去看了看,人太少,就转回校园拍虫子。融入到本科生里感受了一下,没什么感觉。食堂前面有一条小斜坡,最近盛开的全是紫色小花,还有几棵小油松。这之间有许多蚜蝇在飞。
  站在坡下面可以很容易的拍摄地面附近的东西。一只大红蛱蝶突然飞过来取食,虽然很常见,毕竟在手边,还是拍了下。从LCD里竟然发现很PP。 我仔细的看了看,一只非常鲜活的蛱蝶,色彩亮丽身体也很完整,可以肯定是今天早上羽化的。我就对着它咔嚓起来。有时候蝴蝶突然飞远,绕了百十米后又落在原处一尺左右的地方,因此拍摄非常方便。我深刻感到一个大的(1.8寸)LCD是很必要的,据说1.5的都很难在里面对焦。我最多的运动也不过是从坡下绕到坡上去,后来蝴蝶累了,平铺在一朵花上,可以让我满屏拍摄标准照。我刚才拍摄校园的白花时还偶尔用眼角和镜片反光注意一下来往的学生,后来拍到蝴蝶就浑然忘我了。那条路是打水必经之路,虽然现在人少,估计就是到了饭点我也会一直蹲着的。
  后来蛱蝶飞远,另一个影子突然在我的视窗中把它置换了。天,竟然是只长喙天蛾!偶们中学时曾把它当作蜂鸟的。这个家伙即使在取食时也经常悬飞,不过它吸了几口就飞远了,而且不回来,我追出去几十米就找不到目标了。但是我的蛱蝶又回来了,我继续找它玩。
  回去的时候去看前几天注意的一簇灌木,长了些白花出来。我凑近看时,发现这里真是蚜虫的天堂。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蚜虫大军布满每根枝条。以我以前养过的那种翠绿色芝麻为主,大一点的背上挑出来两根黑色的刺,象佩剑一样。有的长着圆滚滚的肚子,象一个小蜘蛛;有的带着翅膀,对着我虎视耽耽的转动它的触角;还有些为数更多的白色的小虫子,以前我会把它们当作柳絮的。那些绿色的蚜虫经常会撅起它们的屁股,好像要配合身体的重量才能把嘴插进茎里。注意到这点再看蚜虫群,绿色的身体此起彼伏。我的视线三维的穿梭于枝尖,仿佛看到《指环王》中的群魔乱舞。这时候我很庆幸自己的近视,因为一个近视眼摘掉眼睛后可以看到比正常视力更清晰的细微之处。在数以亿计的平静的蚜虫中间,活跃着一些一毫米长的蝇类和小蜂。我现在已经可以相信自己分辨双翅目和膜翅目的能力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后记:发到绿镜头后人家告诉我是小红蛱蝶。至此在昆虫版发的所含物种命名的全都错了。彻底的晕倒中!!!!
Tags:
May 10
  5月6号的时候师弟把我叫到他宿舍,纱窗外面停着一只金龟子。他拿纸杯扣了送我。
  我照常放进我喝葡萄酒的矮高脚杯里,因为天暖了不再买葡萄酒。以前曾经在里面养过一只大个的铜绿丽金龟,它饿的时候我拿大蚊喂它的,后来逃走了。这一只要小一些,通过查书我鉴定为:褐色鳃金龟。

  它的附节特别的全,而且很柔软,我记得很多甲虫的附节会在走路和刨土时缺失,因此这个可能时羽化不久的。它的复眼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吧,因为它休息和受到骚扰的时候,头部缩在胸背板里,这样复眼的3/4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只有前面的一个面露在外面。我咬了几口梨子喂它,它一小口一小口的吃,就像女生一样。书上讲成虫常是夜行的,不过我觉得这只是昼行的。因为每天晚上它都很安静的一动不动(我睡觉的时候都一两点,足够晚了),而每天早上起来晾翅膀。它用前后两对足保持平衡,把一对中足翘起来,张开鞘翅,后翅展开有原来的两倍大,扑扑的振动半秒钟,然后合上鞘翅,中足重重的踏下来。后翅还会露在外面一部分(它们每次都会不利索)。不过它会一点点的收进去,看上去就像拽进去的一样。关于中足的动作不知道是为了表达一种心情还是象我们打喷嚏时要闭眼一样必不可少。不过这只是振翅的动作而不是起飞的动作。
  我把它倒出来,在外面的窗台上,这个笨蛋想爬回来。后来总算向外爬,到了窗台沿向下爬(我在三楼),爬到二楼的窗户位置时它还贴着墙拐,这样就到了二楼窗洞顶上了。这家伙以为自己是苍蝇呢,果然它一会就抓不住掉下去了。在坠落地面的过程中我没有看到它展开翅膀,可能在我的酒杯里身心都很疲惫了。不过鞘翅类都是很结实的,它翻了个身爬起来,爬到我看不见的地方了。

  后记:应为 华北大黑鳃金龟。
Tags:
May 9
  情人节那天我和舍友豆子去植物园玩,看到枝条上奇怪的茧,花生仁一样的大小和形状,表面光滑,白的底色上一些竖着的褐色条纹,象个小西瓜。我便连枝掰回宿舍。人家告诉我里面是黄刺蛾的宝宝,我上网查了资料,说5月份孵化,我把小枝子查在露出软驱的软盘的写保护口里面。因为从来不用软驱,三个月足够让我忘记它的存在。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昨天晚上和师兄联机鏖战,战争进入僵局。本来要退出开合作模式,但是因为屡屡拣到箱子让我们继续这场无意义的战争。我做事情总全身心的投入,对战拖延的一个多小时里,黄刺蛾就在离我眼睛只有一尺的地方悄悄的羽化了。
  战事结束的时候我看到它正在光驱盖子上休息。我的DC借出去了,我赶紧借了师兄的来拍,因为不很熟悉匆匆拍了几张。我又犯了个错误,我以为它会呆在那里过夜,当我的DC还回来的时候,我决定先联一局游戏。
  十分钟后,黄刺蛾晾干了翅膀,飞走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Tags: ,
Apr 20
  ……后来在山腰看到几只蚜蝇,开始关注它们的悬飞。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乐一跳!这才叫悬飞嘛。它们能在空间的一个点停好多秒,而且位移也就是几毫米。然后突然从视野消失,飞到十几到几十公分附近的某个点,接着又飞回来。它们有一定的领域观念。我慢走过去,它们便离开几米,继续保持悬停,于是我象一颗树那样一点点蹭过去,并且手的动作以低于每秒钟移动两公分的速度举起相机。这下就安全多了,我可以把镜头放在离它半米的地方。它很快就熟悉了我,甚至能冲到我眼睛前面十几公分的地方悬飞。我瞪着眼睛注视这美丽的精灵,心中充满了快乐。一开始我还用很笨的办法,先找一个等距的树干对焦,然后转回来拍虫儿,心想能取到景就不错了。一只蚜蝇竟然落在了我的左手上,难不成它打算在这里过夜?我赶紧抓拍。一会它可能觉得有点热,就飞走了,我刚要把手放下,它又回来了——真把这当它的地盘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Tags:
Apr 19
  早上起的有点晚了。不过还是去到拍虫。昨天的大雨竟然对蒲公英没有什么损害,我单膝跪在地上拍低视点,一会膝盖就凉凉的了。蒲公英太虚,对焦时总会透过去对到后面的树丛。我又不够把食指放过去。下次要带个助手,或者换相机。

  海棠花的地方还是那两只蜜蜂,真是奇怪了。梨花已经凋谢,我沿着迎春花丛慢慢的走。花期早就过了,不过因为是高出路边一米多的土台上的,所以观察地表生物很方便。有很多不知名的白色小花,开始看到的只是蚂蚁和散落的空蜗牛壳,我的相机微距不够,蚂蚁太小了。后来我见到两只蚂蚁正在角力。想也许可以试试。不过它们从土块上跌落,很快就不见了,却让我发现一只小蜗牛。在层层的草叶下,没有手动对焦肯定是白费了。可旋即发现另一只大点的在向外爬,后来爬到石头上了。可惜拍了七八张也没有一张对焦成功的。我走了几步再看草根的地方,立刻看到一只小蜗牛,还有一只西瓜虫在往土里钻。有时候真是奇怪,很多东西在你眼前,可就是看不到。然后你的脑子稍做调整,所有的东西就都映入眼帘了。
  因为下雨,很多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爬到水泥路上,被踩死,晒干了。我找到一只垂死的,把它挑到土地上。准备回去的时候飞来一只大斑蝶①,可惜右后翅有残,可能是从麻雀口中逃脱的印记吧。连拍的功能真好,拍了几幅说的过去的蜜蜂悬飞。我感觉比第一次还是进步蛮大的。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
① 实为大红蛱蝶,080711注。
Tags:
Apr 16
  今天本来是要去看运动会的。但是不好看,就又跑到后面拍虫子了。

  在拐角的地方发现一株蒲公英,我每天都从那里走的,竟然没看见。但是它太矮,以至于相机要贴到地上了,我就看不清LCD上的图像了。构图好的那种对焦错了,明天再去吧。
  不过今天的蜜蜂好像不如昨天的好拍。一次我刚要按快门的时候蜜蜂开始离开了,机不可失,赶紧朝着蜜蜂飞走的方向甩镜头。于是有了第一张蒙出来的悬飞。其实拍虚了,但是我缩了以后再猛加锐化,还可以见人了。一只黄蝴蝶从眼前飞过,我忙去追,蝴蝶飞远了,我却在头顶发现一只大木蜂。但是木蜂跑的太快了,我又去追我的蝴蝶。因为我看出来它很漂亮。可是这只太敏感,很难在两米内接近。它倒是不断的给我摆出一些经典构图,可我就是拍不到!我是相信生活会充满戏剧性的,可是追着蝴蝶跑了大半个校园也没逮到机会。也许不是今天吧。后来一只小黑蝴蝶落在草地上,也不怕人,可以很近的拍摄,仔细看了也是蛮漂亮的。草地上的雏菊开始凋谢,一只小苍蝇在上面爬来爬去,不愿放弃它的领土。回到花前面继续研究怎么拍蜜蜂,发现在蜜蜂吸蜜的时候先对好焦距,然后等着它飞走是个不错的办法。不过成功的几率不高,因为加上人的反应速度后蜜蜂一般就出了取景框了。我待的那丛山楂只有两只蜜蜂,姐俩还经常闹一闹。它们有几个点是经常悬停的,然后水平划半弧到另外一个点。我倒是想在这个空气点上准备好参数,单等着它们闯过来。不过更不合实际,因为这个要全靠运气,而且一直半按快门我的相机耗不起那个电。后来抓了一张,预览的时候黑色一团。在电脑里倒是看到了在角上,速度很快,模糊了。一只蜜蜂在枝干上休息,我对好焦等它飞起。老是不飞,在我按下快门后1秒,它就起飞了。真是分特。而且先离开落脚点几公分,悬停了能有0.2秒才飞走的。唉晚一点的话就好了。我开始验证这个动作,如果是真的倒很有帮助。心里就先总结了一句名言出来:观察是成功之母。已经10点了太阳很毒,因为我很怕晒,所以后悔没戴帽子出来。要想总结刚才的规律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蜜蜂很少休息。后来因为搜集的证据不够,还需要更多的观察才能下结论。不过后来从另一丛花上飞来了好多膜翅目昆虫,有另一种长长的喙的蜜蜂,还有些细腰蜂。给了我很多机会,可以拍一些模糊的悬飞镜头,至少镜头里有虫子。
  两个母亲带着她们几岁的女儿走过来,小女孩们一路走一路采摘地上的雏菊——因为它们长的很稀,所以整个一小片草地上的黄花一会就葬送在这两个儿童手中了。她们把花交给母亲,然后跨过栏杆去另一片草地。在我忍无可忍之前,一个母亲提议去看运动会,四个女人终于走了。

  在我们幼年的时候有一种本能的冲动,女孩摧残着植物,男孩摧残着动物。
Tags:
Apr 15
  早上六点多的时候隔壁的BT就来砸门借羽毛球拍,还听到了音乐,原来我们学校开运动会。后来我觉得无聊,八点就起来了。真是厉害,比平时早起两个小时。嘿嘿
  觉得可以出去外拍一下,就攥着相机去到校园。
  我们学校植物的种间搭配倒很丰富,就是我基本上都叫不出名字来,汗颜啊。我吸取以前的教训,只有多花的地方才有多多的虫子。我在一丛花树前面停下,有许多噪声很大的蜜蜂在盘旋。不过它们基本上不作停留,我没有任何机会。于是去拍了几朵樱花,已经开始凋谢了,估计蜜汁也被采光了,没有蜜蜂拜访。苍蝇倒是很多,但都是家蝇,灰乎乎的我才不会拍它们。在另一丛花那里发现了许多蜜蜂,但是因为花很小,蜜蜂吸蜜的时间很短,很大程度也得靠运气,而且在LCD里面找到它们并不容易,它们需要停留两秒以上的时间我才有机会。DC的快门延时很是无奈,很多情况对焦非常完美,当按下快门时就只剩颤动的花瓣了。我想起来大虾们拍的悬飞,也想整几张,不过很快就发现自己是在做梦。机器当然是白给了,主要是这些蜜蜂的悬停时间也就在0.3秒左右,这怎么可能?!有时候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范畴,看到人家轻车驾熟,就好像看天书一样。当然大虾们的一张好片都是守候几个小时得来的。我猜测可能是在一朵花边上守候,所有参数都调节的差不多,只等着飞飞进入取景框吧。不过我的眼睛还是可以捕捉到精彩的画面。它们就在我脸前十几公分的地方悬飞,挂满花粉的后腿拖在后面。我猜测悬飞一方面可能是辨认同伴在花上留下的表示此花已经被采过蜜的外激素,另一方面可能是一种抒发情绪的方法吧。我看见一只胖胖的长角蜂在密密麻麻的枝桠中,围着几根小枝绕了一圈。它的头部始终朝着北方,这样它完成后半圈的时候是倒着飞的,也没有撞到后面的叶子上。看起来它很为自己发明的这个游戏而得意。
  除了蜜蜂,没有别的收获,我一边埋怨青岛的物种资源匮乏,一边打算回去。经过一棵老雪松的时候,我一眼瞅见了悬飞高手——食蚜蝇(最近我一直在练蛙眼,对植物表面做微小运动的物体极度敏感)。这只漂亮的小虫正在松针间悬飞。这是一种特别喜欢悬飞的昆虫,悬停时间常在1秒以上,大小适中,色彩艳丽,因此是昆虫摄影的明星。雪松边上是一丛灌木,两者交接的地方造就了丰富的私密空间。拍摄食蚜蝇悬飞最后还是失败了,但是我发现蜜蜂停在叶子上,感到有些奇怪,其实是我的错,蜜蜂哪不能停呀。不过一会的工夫这片叶子附近就交替停了一只更好看的食蚜蝇和一只蓝蝇。我还拍到了一只头部很漂亮的麻蝇。一只翅尖是蓝色的灰喜鹊落在我对面,一只小蜘蛛被风从雪松上吹下来,不过它系着两根保险丝,正在我头顶一尺的地方往上爬……大自然在一瞬间向我敞开了胸怀。
分页: 12/13 第一页 上页 7 8 9 10 11 12 13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