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14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是让我感到欣慰的地方。外观着实气派,设备也方便,中午、晚上、周末均开放。通过借书证上的条形码进门,投币存包,电脑检索,开架借阅,还有自动借书机和还书机。这样整个过程可以不接触任何工作人员,而且在里面泡一天也行,真是爽毙了!
里面的图书虽然据反映专业书籍不多(我至今还没考察过),但是我所喜欢的非专业的书还是不少的嘛。尤其是计算机类图书极大丰富。前几次去的时候一直没有找到自然科学方面的所在,而且按照字母排列的书架唯独少了从L到S的大类。这次在前台得到肯定的答复再细细搜寻,果然找到了。原来那么多字母的都在一个书架上,而这个书架又偏偏遇到了一颗大柱子。于是我在中间边走边看的时候就发现全是T了。有一些书都是很贵的,中看不中用的,架子上也都有,我就很开心。而且发现了前段时间绿镜头的朋友们竞相乐道的李元胜兄的《中国昆虫记》(在山东时没有找到),看时间12点刚过,就抱到一边读起来。
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搞定了。首先说书确实是不错的,不过好像我的要求和期望要高一些,免不了要扁它几句,呵呵。首先图片的质量,有一些不是很令人满意,比现在绿镜头的顶级图片差不少。这也不能怪作者,最近大家的水平提高的很快呢。其次校对有一些小毛病,有三五个错字,一处逻辑错误和一处排版错误(书没借出来否则就指出页码了),总字数不过两万字左右我想这些该是能够在校对时避免的;再次封皮是以“一个诗人镜头里的昆虫丽影”作为宣传点之一的,然而书中的文采太平淡,感受不出诗人的气质,不客气的讲,还比不上我平时昆虫摄影日记里面的任何一篇。最后,不能原谅的是,书中把金凤蝶称之为柑橘凤蝶,并且多次出现,这个误导是很严重的。
但是作为大陆第一本图文并举的昆虫书籍我还是要钦佩作者的信念和勇气,同时羡慕他的机遇。我对本书的态度是肯定的。只是我对法布尔有着极深的情结,十卷《昆虫记》我用了一年的时间来拜读,每每还激动不已。此次毕业我扔掉了很多专业书,却辛辛苦苦的把这套书提过来作为案头书。法布尔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来写《昆虫记》,这是用生命铸就的巨典,“昆虫记”这三个字不是随随便便就担当的起的。
后记(9月15日):元胜兄在绿镜头组织购书,我把语气改平和后跑去抬杠,结果被扁了一顿,关于金凤蝶和柑橘凤蝶的区分,却是我弄错了的。可笑的是,我对它俩的判断还只停留在一个是黑黄一个是黑白的认识上。不过很庆幸这次能够跳出来,让自己知道了错误。深深感到有交流才会有提高。
里面的图书虽然据反映专业书籍不多(我至今还没考察过),但是我所喜欢的非专业的书还是不少的嘛。尤其是计算机类图书极大丰富。前几次去的时候一直没有找到自然科学方面的所在,而且按照字母排列的书架唯独少了从L到S的大类。这次在前台得到肯定的答复再细细搜寻,果然找到了。原来那么多字母的都在一个书架上,而这个书架又偏偏遇到了一颗大柱子。于是我在中间边走边看的时候就发现全是T了。有一些书都是很贵的,中看不中用的,架子上也都有,我就很开心。而且发现了前段时间绿镜头的朋友们竞相乐道的李元胜兄的《中国昆虫记》(在山东时没有找到),看时间12点刚过,就抱到一边读起来。
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搞定了。首先说书确实是不错的,不过好像我的要求和期望要高一些,免不了要扁它几句,呵呵。首先图片的质量,有一些不是很令人满意,比现在绿镜头的顶级图片差不少。这也不能怪作者,最近大家的水平提高的很快呢。其次校对有一些小毛病,有三五个错字,一处逻辑错误和一处排版错误(书没借出来否则就指出页码了),总字数不过两万字左右我想这些该是能够在校对时避免的;再次封皮是以“一个诗人镜头里的昆虫丽影”作为宣传点之一的,然而书中的文采太平淡,感受不出诗人的气质,不客气的讲,还比不上我平时昆虫摄影日记里面的任何一篇。最后,不能原谅的是,书中把金凤蝶称之为柑橘凤蝶,并且多次出现,这个误导是很严重的。
但是作为大陆第一本图文并举的昆虫书籍我还是要钦佩作者的信念和勇气,同时羡慕他的机遇。我对本书的态度是肯定的。只是我对法布尔有着极深的情结,十卷《昆虫记》我用了一年的时间来拜读,每每还激动不已。此次毕业我扔掉了很多专业书,却辛辛苦苦的把这套书提过来作为案头书。法布尔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来写《昆虫记》,这是用生命铸就的巨典,“昆虫记”这三个字不是随随便便就担当的起的。
后记(9月15日):元胜兄在绿镜头组织购书,我把语气改平和后跑去抬杠,结果被扁了一顿,关于金凤蝶和柑橘凤蝶的区分,却是我弄错了的。可笑的是,我对它俩的判断还只停留在一个是黑黄一个是黑白的认识上。不过很庆幸这次能够跳出来,让自己知道了错误。深深感到有交流才会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