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 5
  以下是5月21号采集的苎麻珍蝶蛹的变化过程:

  5月22日(化蛹第二天)蛹体较活泼,用手轻触,蛹对热产生应急反应。
  5月23日(化蛹第三天)反应迟钝。
  5月24日(化蛹第四天)从腹部中间开始,原来白色变为浅红色(奇怪)
  5月25日(化蛹第五天)整个腹部变色完成。
  5月26日(化蛹第六天)粗略观察时发现透明薄膜,还以为是蛹壳分离(太早了),仔细观察后认为是右侧创口流出的体液凝结所致。可能是这几天偶尔使用杀虫剂的缘故。
  5月30日(化蛹第九天)正式宣布死亡并进行了简单解剖。除头部残留少量液体外基本是一个空壳了。怀疑23日晚受到蝽类的袭击,但是24号蛹好像还可以动的。

  一直对蝶蛹的死感到内疚,30号去原地,那里发生了一点变化,靠近河岸的地方一些杂草被锄掉了,暂时还堆放在一起,我采到预蛹的那柱狗尾巴草当然包括其中。时间还未到它羽化,乱草堆中是不可能成功羽化的,并且会死的很痛苦。如此看来并不是我害了它,只是我未能挽救它。想到这些,良心稍安。
  在一棵一人高的岸边银芦上发现了好多蛹,先看到一个死蛹,跟我的那只一样,但是蛹体已经没有任何光泽,并挂满蛛丝,局部萎缩,浑身红色,有一些暗红和橙红的色块,死相非常恐怖。紧跟着发现一个蛹壳,主人已经成功羽化飞走,洁白的空蛹,点缀勾黑边的橙黄色块,煞是好看。又有两个蛹,其中一个腹部也很红,我于是推断是一种传染病而非寄生。另一个微红,但是蛹比较饱满,并且碰碰好像动的,我便剪了这段叶子把蛹带回家。

  6月5日 第二只“小老虎”宣告死亡,拍摄苎麻珍蝶羽化的计划失败。


补于20050628214556。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