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7
  “贝蒂住在英国牛津大学“行为生态学研究所”的实验室。阿利克斯·凯瑟尼克教授带领一群科学家对动物适用工具的行为进行研究。他们设计了一组实验,给贝蒂和另外一只年级稍大一点、霸道的乌鸦阿贝尔一些工具,看它们能不能根据情形选择合适的工具。新喀里多尼亚乌鸦非常喜欢适用工具,常常利用树叶、树枝和羽毛来捕食猎物。在试验中,研究人员把一块肉放在一个小桶里,放进一个管道,然后给贝蒂和阿贝尔两根金属丝,一根直的,一根有钩,看它们会选择哪一根来钩小木桶的把手。两只乌鸦很快就知道有钩的那根是最好的工具——对乌鸦来说,这简直就是小儿科。在试验中,身体要大一点、占据主导地位的阿贝尔偷了贝蒂的钩子。但是贝蒂毫不迟疑,用嘴衔起那根直的金属丝,将一端插入实验室桌子的缝里,用嘴将其弯曲,成为根阿贝尔拿走的那根一摸一样的钩子,然后用这根钩子取钩小桶的把手,取出其中的肉。

  “汉斯是20世纪早期的一匹俄罗斯快步马,主人是一位德国的退休数学教授,名叫赫尔·冯·奥斯腾,他没有像多利特那样和自己养的动物说话,但是汉斯好像具备数学运算、拼写单词、识别颜色、辨别音乐的本领。奥斯腾教授花了大量时间用黑板给汉斯上课,就像自己在学校给学生上课一样。教授提问,汉斯就点头,用嘴衔东西,或用鼻子示意来回答,如果是数学题,就用前腿敲击地面来告诉答案。
  ……如果有人问他5加5等于多少,他会一边敲击地板一边仔细观察提问者。在10和11之间短短的一瞬间,汉斯能够看出,提问者身体会有些放松,眼睛会猛抽一下,声音会满含期待地往上扬,还有其他一些人眼根本看不出来的反应。

  “杜加特金对淡水热带鱼虹鳉那样的低等动物进行的研究表明,模仿是动物王国特有的。……杜加特金设计了一个试验,以观察虹鳉的爱情是否遵循同样的模式。此行虹鳉普遍喜欢与鲜艳橘红色的雄性虹鳉交配,而这以偏好是由虹鳉的基因所决定的。在杜加特金的试验中,他将鱼池的雌性虹鳉放在一个能够同时看见鲜艳橘红色和暗淡色彩的雄性虹鳉的位置,然后观察雌性虹鳉选择配偶的过程。他使用了一个有遮光涂料仅单面能够看透另外一面的玻璃作为隔板,让雌性虹鳉看见另外一个雌性虹鳉仿佛是选择了暗淡色彩的雄性虹鳉作为配偶。令人惊讶的是,那些进行观察的雌性虹鳉也选择了暗淡色彩的雄性虹鳉作为配偶。将原来选择鲜艳颜色的雄性虹鳉作为配偶的惯例置之脑后。求偶模仿在其他鱼类中,在日本鹌鹑中,和在等足类动物等海洋小动物中同样存在。

  “德国埃尔兰根大学生物学家达格玛·赫尔文森赫奥托·范·赫尔文森最近发现了与土豆类有关的藤蔓植物麻藤(Mucuna),和在中美洲热带雨林靠花蜜为生的蝙蝠之间的美妙相互依赖。……麻藤这一藤蔓植物依赖蝙蝠传播花粉,就像其他的植物是依赖蜜蜂传播花粉一样。赫尔文森发现,为了帮助蝙蝠找到藤蔓植物和它的花,麻藤的花瓣进化成了微型卫星天线接收器的形状。凹型的花瓣将声波直接反射给蝙蝠,这样,就使蝙蝠在茂密的丛林中飞行并且在耳朵与大脑进行大量声音识别的过程中,能够更容易发现麻藤。这种藤蔓植物仅在傍晚开启自己特定的声波反射装置,因为那时是蝙蝠出来觅食和自己的花朵准备传播花粉的时候。通过遗传变异,植物和动物不断地长期相互适应。

  “无害的弧菌fischeri在短尾枪乌贼身上占据了一定空间,利用该空间来循环还睡,短尾枪乌贼多在太平洋浅岸的沙中扎营。该短尾枪乌贼在夏季夏威夷群岛非常普遍,出没于夜晚。其捕食者在浅水中游弋,寻找月光下短尾枪乌贼的阴影。白天,细菌在短尾枪乌贼体内繁殖,夜幕降临,通过群体感应,他们适用短尾枪乌贼的发光器官在其体内发光。一个微小的传感器在测定了月光的强弱后,决定短尾枪乌贼的发光强弱。细菌发出的微弱亮光仅能照亮短尾枪乌贼的阴影,使得水下的捕食者难以发现短尾枪乌贼的行踪。

  “鸣鸟类的雄性天青石色鹉,因其艳丽的蓝色羽毛而闻名,羽毛的蓝色可以从艳丽的蓝色到灰暗的棕色。雌性鹉当然最喜欢带有最艳丽的蓝色羽毛的雄性鹉,当成熟后,雄性鹉羽毛就呈现这种色彩。这种鸟还有保持不褪色的方法,来保证羽毛色彩艳丽和色彩灰暗的雄性特征。科学家称这是分裂性选择,在这种选择中,自然界青睐的是色彩图上的两个极端,但是是以羽毛色彩中等的雄性鹉的牺牲作为代价。羽毛色彩最艳丽的雄性鹉具有支配地位,拥有自己的地盘,最能够吸引异性。而雌性鹉主要是棕色。位于米苏拉的蒙大拿大学的埃里克·格林和布鲁斯·莱昂惊讶的发现,羽毛色彩最灰暗的雄性天青石色鹉能够交配成功,并且平静地生活在一些最好的灌木丛中,与那些羽毛色彩艳丽的雄性鹉比邻而居。同时,羽毛色彩艳丽的雄性鹉强迫中等色彩的鹉居住在树木稀疏的灌木丛中,那儿吸引异性的机会要少得多。
  ……天青石色鹉居住的灌木丛就是居民太多而住宅太少,这一状况使得居住者之间为住宅和雌性配偶的竞争加剧。……当羽毛色彩灰暗的雄性鹉居住在环境很好的地方是,就非常容易吸引雌性。我们知道,在人类中,个人条件一般的小伙子,只要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在选择配偶上是不会有问题的。因此,让以羽毛色彩中等的鹉作邻居是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而让羽毛色彩灰暗的雄性鹉居住在周围,其雌性配偶更容易成为勾引对象。从社会意义上讲,该鸟类是一雌一雄制的,就是说雌性鸟只有一个雄性配偶。但社会意义上的一雌一雄制并非是性交上的一雌一雄制。脱氧核糖核酸检测发现,在羽毛色彩灰暗的雄性鹉的鸟巢里孵化的蛋中,一半的父亲是羽毛色彩艳丽的雄性鹉。因此,尽管那些可怜的色彩灰暗的雄性鹉能够住在很好的地方,并用此来吸引异性,但其配偶一旦入住,却很难抵御羽毛色彩艳丽的雄性鹉的引诱。这些雌性鹉希望获得羽毛色彩艳丽的雄性鹉的基因并能够传给下代。不过,这是一个多边获利的局面。那些很难吸引异性配偶的羽毛色彩灰暗的雄性鹉终于有了配偶,能够住在很好的地方,食物充足,并且有了后代。那些羽毛色彩艳丽的雄性鹉则因其慷慨大方,能够将自己的基因四处传播。

  “在大西洋的另一边,北欧的森林里,一场领地之战也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斑纹丛林蝴蝶同样非常看重属于自己的领地,即那一块块阳光在森林里形成的光斑。
  一旦发现了一个光斑,雄斑纹丛林蝴蝶就将其据为己有,不允许其他雄蝴蝶靠近。尽管光斑可能稍纵即逝,但是有了这个光斑,才更容易吸引雌蝴蝶的注意。雄蝴蝶的翅膀可以反射光线,在这昏暗的森林里,它就犹如站在背景黑暗的舞台上,独自一人在聚光灯下表演。光斑就是雄蝴蝶求偶时炫耀的地方。这里不仅能使它易于被发现,还能让自己和雌蝴蝶享受难得的温暖。在阴凉的环境里待过一段时间后,晒晒太阳有助于加速它们的新陈代谢。”

  [美]蒂姆·弗兰德著.动物也说话.张建荣 余泽梅译.重庆出版社,2005.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