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8
国庆长假,带六个半月的杨蛙蛙回常山陪外婆。外婆家后面是防洪坝,河道几乎干涸,坝上人工绿化,坝下野趣盎然。
2号上午,去坝上晒太阳,我抱着杨蛙蛙,外婆抱着小狗圆圆,还有老婆蝎子。花架下面有石头条凳,上面爬满了不知道什么豆科植物的藤,结了好多硕大的豆荚。我们坐在石凳上聊天,无意中提到到虫子,外婆夸口道最近几年这里基本上没虫子了,因为鸟太多了:“虫子都被吃光啦!”
说罢,她起身抱圆圆伸懒腰。就在她离开后的半秒钟,一团绿色的影子从头顶跌落,“啪”的一声打在外婆刚才坐的石凳,然后弹到地上。我定睛一看,哇好大一条豆虫!有我的食指那么大,应该是末龄。蝎子瞬间就逃到五米外的樟树下了,而外婆对一切还浑然不觉。我稍微弯腰看了看,豆虫身上有十几颗黑芝麻样的东西,因为抱着杨蛙蛙视点不能再低了,初步判断是被寄生,体弱而跌落。
4号上午,还带了蝎子的卡片机,号称下来拍虫子。有些叶子被吃的只剩叶脉,也许是豆虫小时候吃的,我在这种叶子附近仔细的找,终于看穿它的保护色找到一条。回家后对比照片,应该为豆天蛾的幼虫。又看习性,原来它的末龄幼虫要入土化蛹。前天那只也可能是自己下来的。花架地面当然是水泥的,北侧就是一片草地,而南侧则都是硬质铺地,一直到防洪坝的栏板,如果虫子下来以后选错了方向,可能就凶多吉少了。
6号上午,临走前再自己抱杨蛙蛙出来晒20分钟太阳。坐在花架下面,杨蛙蛙开始吊嗓子。我后来在草丛中发现一只正在爬的豆虫。莫不是在找地方钻洞?那可太好了。虽然没带相机,手机也能凑合一段视频。我耐心的等它爬来爬去,终于停下来作出往土里钻的动作。等它钻进去差不多有1/3的时候,我抱着杨蛙蛙蹲过去拍照,可杨蛙蛙的歌声惊扰了它,它把头拔出来又找别的路去了。
2号上午,去坝上晒太阳,我抱着杨蛙蛙,外婆抱着小狗圆圆,还有老婆蝎子。花架下面有石头条凳,上面爬满了不知道什么豆科植物的藤,结了好多硕大的豆荚。我们坐在石凳上聊天,无意中提到到虫子,外婆夸口道最近几年这里基本上没虫子了,因为鸟太多了:“虫子都被吃光啦!”
说罢,她起身抱圆圆伸懒腰。就在她离开后的半秒钟,一团绿色的影子从头顶跌落,“啪”的一声打在外婆刚才坐的石凳,然后弹到地上。我定睛一看,哇好大一条豆虫!有我的食指那么大,应该是末龄。蝎子瞬间就逃到五米外的樟树下了,而外婆对一切还浑然不觉。我稍微弯腰看了看,豆虫身上有十几颗黑芝麻样的东西,因为抱着杨蛙蛙视点不能再低了,初步判断是被寄生,体弱而跌落。
4号上午,还带了蝎子的卡片机,号称下来拍虫子。有些叶子被吃的只剩叶脉,也许是豆虫小时候吃的,我在这种叶子附近仔细的找,终于看穿它的保护色找到一条。回家后对比照片,应该为豆天蛾的幼虫。又看习性,原来它的末龄幼虫要入土化蛹。前天那只也可能是自己下来的。花架地面当然是水泥的,北侧就是一片草地,而南侧则都是硬质铺地,一直到防洪坝的栏板,如果虫子下来以后选错了方向,可能就凶多吉少了。
6号上午,临走前再自己抱杨蛙蛙出来晒20分钟太阳。坐在花架下面,杨蛙蛙开始吊嗓子。我后来在草丛中发现一只正在爬的豆虫。莫不是在找地方钻洞?那可太好了。虽然没带相机,手机也能凑合一段视频。我耐心的等它爬来爬去,终于停下来作出往土里钻的动作。等它钻进去差不多有1/3的时候,我抱着杨蛙蛙蹲过去拍照,可杨蛙蛙的歌声惊扰了它,它把头拔出来又找别的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