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28

论社会分工 不指定

2004 , windywings , 14:11 , 文章 » 评论 , 评论(0) , 引用(0) , 阅读(753) , Via 本站原创 | |
  人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的复杂动物。我就喜欢研究人的自然属性,或曰,兽性,然后反推人的社会属性。这些年研究兽性的人也比较多了,我感到很欣慰。也就是我年纪太小吧,虽然对一些事情经常会看出一些门道来,知道它们的发展潜力,但是我没有前期资金,无法付诸行动,所以当看到别人按照我的设想功成名就的时候我只能感到欣慰。
  社会分工是一个物种发达的标志,社会分工的细致程度也是衡量人类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准之一。蛋白质的分工创造了生命,细胞的分工才有了多细胞生物,手足分工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而个体分工的细化最终将原始人带入文明社会。
  记得大约十年前报纸上有激烈的讨论,导火线是一个小学生在回答父母的问题是说面粉是大米磨出来的。一时间聚讼纷纭,主流观点当然是五谷不分,成何体统。另一派观点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当时还小,但此观点却深深烙在脑海中了。长大后成为我对抗老妈每年必催的让我学习做饭的十二道金牌的主要论据之一。
  在进化的旅途中的另外高度发达的一支,昆虫,也在某些物种完成了他们的社会分工。以蚁类为代表。它们建造家园,兴修水利,培育蔬果,饲养牲畜,掳掠奴隶,对抗强敌,保持着一万年前地球上最为庞大和复杂的系统。我的观点,人和动物社会分工不同的区别在于,社会性动物,个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由它们的身体来决定的。一只兵蚁,生为兵蚁,为战斗而生,为自由而死。它不会也不可能完成采集食物的工作。动物界没有跳槽一说。而人类就不同,一个面包师可以去搞科研也可以当总统,他没有什么生理上的限制。套用中国的古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人类的个体差异没有质的区别。只有干得好和干得不好的区别,没有干得了和干不了的区别。美国人靠着一句“I CAN DO”的格言打出了自己的天下。我们向他们学习,就是要坚信没有什么是自己干不了的。
  这一句做为上一段的总结:人和动物此类差别的质的区别在于:本能和学习的差别。

  社会分工同时意味着个体要放弃很多东西。一只独居蜂可以完成它的种的能力范围内的所有的事情,而一只蜜蜂却做不到。有的人可以在尖端科学独领风骚,有的人一把菜勺炉火纯青。当你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放弃了其它所有的职业,选择了一种生活,就失去了别种的风情。社会要求如此并通过很多机制来限制个体的自我膨胀。时间机制就是如此。一个人没有有太多的精力完善自己。慵懒机制也是如此,一个人觉得每天将灵感记下来是简单之举,但是对另一个人来说,他就是做不到。正因为如此,这才会是一个完善的社会。生态系统通过保证物种多样性来维系自己的平衡,人类社会也通过人性的多样性来保证自身的稳定和绚丽多姿。:)
  然而社会分工的细化是有极限的,不会细化到某些人的分工就是消耗过剩的空气食物水。目前的情形,一个学生在社会分工中所占的角色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给一些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弱势群体保护主义者和保健品商提供一些就业机会。他们要靠大量的学习来保证自己在未来的社会中占有一定份额,否则会被社会选择(对应于自然选择)所淘出去。因为这个个体对于群体的发展没有意义。极端的说,学生不学,天诛地灭!
  用一句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的话讲,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有些事情可以不知道,但基本的博物学修养还是要有的,因为你从中而来。:)
  所以聪明的人要经常扪心自问:我的存在对种群的发展有意义吗?
Tags: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