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 29

自然影印2014年会-井冈山  完成度30%,看官别急 不指定

2014 , windywings , 22:49 , 自然 » 虫虫 , 评论(0) , 引用(0) , 阅读(1680) , Via 本站原创 | |
  引子:本来是不打算参加的,因为今年的注册考试不理想,自己不好意思再不务正业。不过假期也没找到什么事情做,杨蛙蛙被小外婆带去深圳玩了,有半个多月不在身边,思想上就有些蠢蠢欲动了。真正的导火索是豆瓣网友人多多为她的新书约评。多多在豆邮里这样写:“……都会想到同爱自然,专往偏荒之地去的你。”
  看到这句话我马上就去咨询海风老师(主办者)住宿的农舍有无空余床位了。我几乎忘记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属于偏荒之地。

  因为其他自驾的人已经结对完毕,所以我需要独自前往。非常惊险地抢到了杭州到井冈山的最后一张卧铺票(K271),却发现回来的票只剩硬座了。可能是因为红色之旅的缘故,车票紧张。后来一咬牙,坐回来算了。T382是快车,只要9个多小时。但是我仍然不放弃,每隔几小时就刷新一次余票,终于在第三天叫我刷出来一张别人退的硬卧,赶紧改签。
  接下来就是大采购,登山鞋、鞋垫和袜子;备用电池;护膝和膏药等。临走前5天才想起来要进行体能训练,于是爬楼梯,每次36层,刚好造成运动损伤,临走前一天忽然爆发了严重的口腔溃疡,舌头嘴唇同时起疮,真是少见。口腔溃疡要多睡禁酒啊,这怎么可能呢。
  7月18日晚上8点多,火车开动。为了打发路上的时间,我带了本买来已久的科普书《超个体》,后来发现这本书是极难啃的。



  7月19日·茨坪

  早上8点半火车到站。来之前看网友们评论井冈山火车站高端大气,一出车厢我就迫不及待打开相机。然后悲剧发生了:因为车厢内温度过低,镜头瞬间起雾!我从容掏出一张纸巾,擦过后2秒钟又一片雾。于是按快门之前擦镜头,拍了没几张发现怎么也擦不干净,仔细一看,相机里面起雾了。:(
  井冈山市是县级市,隶属于吉安市。我需要坐汽车行30公里至茨坪镇,然后大井林场的何场长接我,再行10公里到住处。出站的时候相机还是雾蒙蒙的,忽然看见一群人在挤汽车,赶紧先上了再说。抢到最后一个座位,而人们居然象坐公交车一样一直站满。
  到站后何场长骑了辆摩托来接我,还好我就一个双肩背。车子在盘山路上盘绕,真切体会到什么叫“肉包铁”。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到驻地十点钟,先来的人已经去拍摄了,我们两个就沿着附近的村路走动一下。何场长在前面带路,他跟沿途遇到的所有村民打招呼,并随手指给我看路边的虫子。由于一直跟海风老师(南昌大学)合作蝶类研究,他熟悉大多数鳞翅目的幼虫和卵。我的眼睛还没有调整到搜索模式,就一路跟着看。
  走着走着前面没路了,何场长却拨开一片茂盛的草丛,显露出条更窄的小径。再走了一段,前面出现一座小木棚,甚是质朴,墙是胳膊粗细的树枝插起来的,屋顶就用树皮做瓦,上面满是青苔,已经有些破败,我想如果是来采风的话这里到值得一画。
  小木棚旁边有一棵李子树,果实满枝,引了小鸟前来啄食,有些熟透的掉落一地。我选了一枚颜色深重的,用袖口一擦放进嘴巴里,一股甘甜袭来,比超市里买的可好吃多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真是名不虚传啊。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再往前,空间开阔,景色渐渐好起来。草甸、野花、灌木、竹林、针叶林、阔叶林一层层向着远山铺开过去,直到最远处淡青色的山峦和云雾。但是路却越来越难走了,于是我们先掉头,然后走另外一条路返回。何场长接了个电话,越走越快,这条路起伏比较大,间或一些小的水流,我不禁后悔没把护膝带上,一路惊飞了各种蜻蜓,我也只得紧紧跟随。终于,何场长告诉我他要先去接人,告诉我前面怎么走以后,他几个起落就消失在树影中了。
  于是我就沉住气了,打开自己的搜索模式开始慢慢欣赏起来。井冈山比杭州又靠南了将近400公里,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物种多样性极大丰富。虽然植物我不懂,但是几乎没有一片叶子是完整的,也就是说,每一片叶子都受到过昆虫的啃噬。但是这些小生物又隐藏的很好,并不能轻易把它们找出来。
  一个硕大的蛛网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去过的每个地方,结网蜘蛛都只有一个优势种。这里也不例外,是一种体型巨大,腹部腹侧有成对八字纹的金蛛。这个网呈长圆形,类似于太阳系的轨道轮廓,长轴超过80公分。主人正在中心享用一只巨大的直翅目昆虫。在远离中心的被加长的那部分网上,悬挂着一只包裹好的知了。我敏锐的发现上面有一只小个子的红色蜘蛛正在探来探去。它那略像粽子的圆鼓鼓肚子的形状让我想起来BBC的纪录片上描述的姬蛛,它会偷走别人的猎物。只是这只蝉对它来说太过巨大,它需要多组滑轮一样的丝才能搬走呢。这里远离主人,而且和蛛网联系的大部分丝都已经切断了,姬蛛即使在这里吃也没问题的。但我忽然发现,网中央金蛛正在吸食的那只直翅目昆虫身上,有另外一只姬蛛正在分羹呢!它的步伐略带小心,但更多悠闲,倒是一点没把那个庞大的主人放在眼里。
  后来经过网上查资料部分证实了我的猜测,红色的小个子是姬蛛科的赤腹寄居姬蛛,它平时就住在那里,我看到的两只都是雌雄(雄性没有白斑)。
  回去的时候在某片叶子背面发现了一堆奇怪的卵,单个卵是长条形的,但它们不是通常那样平铺在叶片上,每个卵垂直叶面,而是前两枚卵平行于页面横放,接下来在这两枚上面粘两枚,再粘两枚以后便形成了一个柄,接着扩展出一个卵组成的小圆盘,整个卵块垂直于页面,也就是说它们是悬挑的。这个结构的功用我暂时还猜不出,何场长看到照片后说那可能是猎蝽的卵。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回到驻地,金华四人组已经到了,正在拍摄院前篱笆上的一只斑鱼蛉。我看它的翅膀好像有些残缺,就没有拍摄。去右手的小土包上逛了下,只找到一只瓢蜡蝉。它是蝉类家族中的甲虫,不仔细看会以为是一只小瓢虫呢。但是它宽宽的脑门和大大的眼睛揭示了它的真实身份。
  哪里都少不了的花翅啮虫聚集在一起刮吃竹片上的真菌,它们的照片可是密集症的噩梦。我特意选了一群少一点的(若虫堆中间有一只成虫)。一只小蝗虫扒在篱笆杆的端头,同其它杂乱的背景分开,让我拍到一张难得的画面纯净的照片。
  忽然一阵喧闹声传来,某个旅行团扮成的“红军”举着大旗过来整队了。给他们一张照片,顺便表明居住的环境吧。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我在草心里发现了一只漂亮的绿色蜘蛛,它应该是夜行性的,白天蹲伏在那儿,黑色的脚都收拢到身体的前端,让人想不到这其实是一只蜘蛛。它翠绿的大肚子两侧点缀了一些镶白边的黑点,就像标点或笔画,令人称奇的是整个肚子是非常光洁的,甚至到了抛光的程度,不像别的蜘蛛毛茸茸的,那些黑点的部位也没有任何起伏,就像一件烧制的彩釉瓷器。这蜘蛛非常小,我动用了我的4500来拍摄。预先料想到它不会有太多的用场,为了减轻行囊我只带了两块电池,没带充电器。后来蜘蛛受到我们的惊扰站起来走了几部,那样子就是一只普通的蜘蛛了。再后来下了场阵雨(山区的局地小气候),再去找它就不见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午饭时间,外出的大部队回来了。一年之后大家又欢聚一堂,再见到令人尊敬的各位老师,倍感亲切。于是中午少不了推杯换盏。饭后休息片刻,步行去井冈山主题公园。
  路边当年朱毛二人的旧居正在修葺,公园内有大型的五角星风铃雕塑和人像纪念柱。一只蝴蝶正在树杈上吸食汁液,我可以从它前翅中室那根有缺口但不断裂的白线判断出这是一只残锷线蛱蝶。路边树藤上伏着一条白伞弄蝶的幼虫,看到它这么可爱,我禁不住放在手上轻抚,不过幼虫可不给面子,防卫模式开启,马上吐了一大口消化液在我手指上!好吧我这就送你回去。。
  虽然裹着白色(雄性)和黄色腰带(雌性)的玉带蜻在杭州是最常见的蜻蜓之一,但我每次拍到的都是脏兮兮的。今天在这里终于有一只干净的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先头的老师们发现了一大片薄荷丛,盛开的薄荷花吸引了好多的斐豹蛱蝶前来采蜜。虽然我小时候阳台上就种着薄荷,但我从来没看到过它们长到一米多高开花的样子。蝶舞花丛的景象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呀,但是无目的的拍摄也很难出好片子。这一张还可以,可惜三只都是雄蝶。雌蝶翅尖有黑白班,要更漂亮。原来我以前一直把斐豹的性别搞混呢。
  现在阳光灿烂,一只小虻跑到我手腕上吸汗水。这一段充满期待的自然之旅,已经轰轰烈烈的展开啦!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内文分页: [1] [2]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